德富创意

大闸蟹的来历或相关故事(蟹海传奇:大闸蟹的神秘故事)

修改时间:2023-12-19 04:42:16

大闸蟹的来历或相关故事

大闸蟹,又称中国毛蟹,是中国著名的水产之一,产地主要位于长江下游的洪泽湖、太湖等地。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蟹之一。关于大闸蟹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来到江苏扬州,想品尝当地的螃蟹。他却发现,当地的螃蟹都太小,不符合他的口味。于是,他下令禁止捕捉和食用螃蟹,并放生了许多小螃蟹,以期让它们长大。几年后,这位官员再次来到扬州,发现当地的螃蟹已经变得又大又肥美。他大喜过望,因此将这种螃蟹命名为“大闸蟹”,以纪念他的贡献。这个传说或许并非事实,但它成为了大闸蟹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大闸蟹因其鲜美的肉质、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喜爱。每年的秋季,人们纷纷前来品尝这一美味,同时也享受着大闸蟹文化传统的魅力。

大闸蟹文化的历史及由来

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由来,大闸蟹也不例外。所谓蟹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捕捞蟹、进行蟹的商品交易及食用蟹,并由此相衍生出的有关蟹的食用知识、商品理念、市场规范化制度及人们对其审美欲求和相关的趣闻、掌故、传说及习俗和有关的咏蟹诗、文、书、画、歌、舞、剧、乐等等,它是人们在开发利用蟹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即人与蟹、人与蟹、人与蟹的生长环境——即大自然的关系,和人们对这种关系的不断调整,构成了蟹文化。

据有关资料介绍,距今5.3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在沉积石灰岩层中发现的甲壳类动物化石,就有龙虾、螃蟹和小虾类类的,证明了早在5亿年前,螃蟹就在地球上出现了,算起来,它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时间要比人类久远得多。地球上最早出现古人类——(古猿类人)是在至少500万年前,之后先后演化成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等阶段,大约10万年前进化成晚期智人,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属于晚期智人,或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螃蟹比人类早诞生了5·07亿年,如果以古人类对比螃蟹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古人类只占螃蟹的百分之一;螃蟹比晚期智人早诞生了5·10亿年,如果拿晚期智人(现代人)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与螃蟹比,晚期智人只占螃蟹的五千分之二。尽管螃蟹在地球上横行了那么长的时间,若不与创造文化的主体——人类遭遇,是构不成蟹文化的。人类是什么时间开始真正认识螃蟹的呢?我们找不到确切的记录,从中国口口相传留下来的传说,可以模糊地划定个时间,那就是始于夏朝大禹治水的时代。有个第一食蟹者巴解的故事传说。相传,夏禹治水时,授命巴解督工。巴解设谋除害,筑城挖濠,并灌以沸水烫死的夹人虫成了珍馐。后人为纪念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上“虫”,称之为“蟹”。如果这个传说可信,中国人认识螃蟹约在四千多年以前。但是,有一条科学考证,考古学家发现,在距今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首次在上海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良渚文化(包括江阴城墩、上海墩粟山等遗址)遗址出土中,多次发现螃蟹甲壳(认为是人类食用后的弃掷),据此考古推断,人类大约是于6000多年前开始认识螃蟹,现也可以由此推论蟹文化的发端。直接记录人类与蟹的关系的书籍有《山海经》的巨蟹,还有记载周朝文献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周书》的尝蟹食;从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腌蟹介绍到到食蟹、藏蟹的专著《蟹略》《蟹经》;从唐宋以来名家文人的咏蟹诗文到明清小说蟹宴的描写及记述,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可能是最早懂得吃蟹的民族,而且也留下了源远流长的蟹文化文本

大闸蟹得名因何而来?绑住的大闸蟹该怎么挑?看完就懂了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大闸蟹得名因何而来?大闸蟹还有兄弟姐妹?美食家眼里大闸蟹该怎么吃?绑住的大闸蟹该怎么挑?一文细数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每年这个时节,全国人民开启吃蟹模式,千万张嘴都急不可耐等着开湖。不管有没有瘾,似乎不吃上一口大闸蟹或与之有关的美味,这一年都会觉得有所残缺。

说到吃蟹,不得不提的便是苏州人,论吃蟹,估计没有人能胜过苏州人,也可以说包邮区的人。你若在苏州吃蟹看到有人帮别人拆蟹,那定是外地人,也定是会遭当地人鄙视的。在苏州人的吃蟹规则里,蟹一定要自!己!拆!

然而,无论是苏州人,还是外地人,苏州的大闸蟹,其美味人皆深知。作为一种来自包邮区的能排入“人间至味”榜单的美味,真的征服了从南到北的各种食客。

吃蟹的人常有,可真正了解大闸蟹的人不常有,不信?考考你:大闸蟹的名字从何而来?

早在春秋时期,吴越地区(苏州阳澄湖所在地)就有很多螃蟹,《国语》中“稻蟹不遗种”便能佐证。它们在水稻田间横行生存,可以说是如今大闸蟹的先祖了。只不过那时有没有人吃它,尚不得知。

到了南北朝,《洛阳伽蓝记》中记录了居住在吴越片区的人“呷啜莼羹,唼嗍蟹黄”的吃蟹内容,想不到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吃蟹黄的高级吃法了,这是有多懂得享受生活和美食。到了唐宋,吴越地区的人吃蟹就更加放荡了,他们不只是吃,吃完还要对此吟颂夸赞一番,可以说是一手把大闸蟹推成了网红。宋代皇室忍不住馋,这苏州蟹便进宫成了贡品。更为浮夸的要数明清时期,尤其清代有首《持螯歌》,一句“水陆珍味谁冠首,江淮之蟹为厥魁”简直把它推到人间至味的地步。

相关文献记载显示,如今阳澄湖所在的位置在宋代以前还是块土地,螃蟹?那时的人既没听过,更没见过。直到宋代才因水利工程而出现在《吴中水利》、《水利书》中。湖泊建成后,周边河水都汇聚于此,慢慢地,这里便拥有了自己的生态圈,螃蟹也渐渐出现。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有了“阳澄湖蟹”的名号,道光年间在《元和唯亭志》中以“出阳澄湖者最大,壳青、脚红,名金爪蟹,重斤许,味最腴”的描述获得称道,这可能才是真正贴有“阳澄湖大闸蟹”标签的最佳认证的时候。

藏在医学界里的美食家,同时也是吃蟹大咖的施今墨(民国时的京师名医),几乎吃遍全国各地螃蟹,把螃蟹分成了六等十二级,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湖蟹、河蟹和溪蟹,其中阳澄湖大闸蟹在他嘴里排上第一等第一级。

民国后,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价就一直居高难下。得利于交通改善,大闸蟹被传入上海,乃至全国、国外。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阳澄湖能够名扬天下,有一部分功劳是属于上海吃货的,是他们把阳澄湖大闸蟹推广成了一方霸主。不过近年,太湖蟹、吴江蟹、常熟蟹等各地各湖大闸蟹也渐渐成为新晋网红螃蟹,坐拥好水质、好环境收获着各自的粉丝。

各种名湖出生的“大闸蟹”几乎快被人传为蟹中的一个品类了,可是大闸蟹只是人们叫出的一个名头,并非什么品种。它的来源是因为以前人们捕蟹都会使用一种叫「蟹簖」的竹质器具,这也是最早最广泛使用的工具,此工具一般放在水里,像“闸”一样,到了夜间通过灯火吸引螃蟹爬上“竹闸”而捕捉,久而久之,便把这些螃蟹称为“闸蟹”,而“大”自然是因为它们够份量,因此得名「大闸蟹」。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方言和烹饪技法的结合。在吴语中,把食物放到水里煮或油锅里炸的这个做法称为“煠(zhá)”。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清代《清嘉录》种都有对“煠蟹”的相关描述,到后来,民间自然而然把其叫做“大煠蟹”,但因为属方言音译生僻字,慢慢传为“闸”,因此得名。

不管如何,这“大闸蟹”都跟品类无关,而是与生活中捕捉的方式或食用的方式有关。提醒那些喜欢在餐桌上科普的朋友,还请避免雷雨天出行,言多必失。

除了中华绒螯蟹之外,我国绒螯蟹属主要还有 3 种: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有人也称作台湾绒螯蟹),他们的区别一般在螯足、背甲和棘齿上。其中,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个体更大,产量更高,肉质鲜美,经济价值大,为主要养殖品种,说白了就是吃得人多。

每年这个时候,非包邮区的人就难免想要翻出曾经看过的买蟹攻略看看,因为面对不同湖、不同产区的大闸蟹真的太纠结了。这里我们再次敲下黑板,选螃蟹,不要只认产区,get以下技能才是真行家呦:

看 :外壳颜色一般与生活环境有关,青色背甲色泽均匀代表水质不错,翻身查看,蟹肚瓷白有光泽则代表爬行在沙地而非泥底,且生活的地方水草多。其次看头胸甲末端与腹脐之间的缝隙,越宽说明肥满度越高,即蟹膏会很多。

摸 :大闸蟹几乎都是绑起来卖的,可以触碰一下它的眼眶确定是否还活着。另外,活着的蟹,往往还会一直吐泡泡。

掂 :人肉手动称重一下,看着差不多大小的蟹,掂起来越重说明越丰满。

翻 :解开绳子,把蟹翻到白肚向上,如果它能迅速翻过来爬行,代表活力健康体质好。但记得,前提是你确定能抓得回来……

在一些苏州人眼里啊,吃蟹有“蟹道”,这算得上一件文人雅士,吃的过程是拿来慢享的,仪式感很重要。和苏州人吃蟹大忌:不要帮别人拆蟹,这样你有可能永远失去了能请你吃好蟹的朋友。

从吃大闸蟹的方法上看,一般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不拘小节,直接上手,想怎样吃就这样的“武吃派”,另一类则是颇有讲究,吃得精致的“文吃派”。由于武吃派毫无章法,吃得自由,所以不做论述,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如何像包邮区的苏州人一般吃一只螃蟹。向身边老饕请教,在苏州当地吃蟹,一般有三个讲究的操作:

应季而吃,一年四季都在吃那就失去了品味真正大闸蟹的滋味了,同时在这一季吃蟹还讲究吃哪里的蟹,阳澄湖的名气大,但现在太湖的蟹个儿更大,东太湖的吴江蟹也不错。(温柔提示:蒸的过程可加入紫苏叶和姜片一起蒸熟,也可以什么都不放)

阳澄湖位于苏州境内,上海人、昆山人在湖西的巴城吃,苏州人在湖东的唯亭、相城吃,又以莲花岛为胜。2011 年阳澄湖大闸蟹开始带有防伪标标志(俗称“蟹扣”,但很多也是上市前放到湖中的“洗澡蟹”,今年,很多商家甚至连澡都懒得给螃蟹洗了……你懂的。所以能够到湖上现吃最为靠谱。(贴士引用自《101 中国美食之旅》)

对爱吃蟹的人来说,吃螃蟹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因此过程很重要。重点是:趁热吃。其次便是吃的顺序:蟹黄→蟹膏→蟹肉,最后才是蟹脚。配上一套蟹八件,那便是会享受的主儿了。

螃蟹属于至寒之物,吃大闸蟹自当少不了温上一壶黄酒,既能暖胃,也能助兴。茶水呢可以配上姜茶,去腥祛寒。再骚气一些,便是可效仿古人那般精细,用菊花泡水洗手。

完成以上操作的人,可以给你满分,并送上“最佳吃蟹文青”称号一枚。不过,切记身旁一起吃蟹的好友不是武吃派,否则,等你得到此称号,桌上的大闸蟹怕是已经被吃干抹净了,哈哈。

这是因为甲壳中含有本来就是红色的“虾青素”,只是与甲壳里的青蛋白结合后以色素蛋白显示,加热或遇到酒精后就会变红。

这是因为它们和鱼一样在水中用鳃呼吸,水流不断进入鳃部进行气体交换,离水后因紧张大口呼吸导致空气进入鳃部后,与水混合产生泡沫(有时还会见到黑色胃液吐出)。其实,能看到大闸蟹口吐白沫说明其呼吸活动强烈,这是活力健康的象征啊!

大多数螃蟹是如此,但不完全是。这是因为其体宽大于体长导致的,如果遇到体长大于体宽或等于体宽的,它们是可以直行的。

蟹膏其实就是性腺,你懂的,母的熟后呈“橘红色”,公的是乳白色。蟹黄是肝胰脏,煮熟后是金黄色浓浆,蟹膏增多时,蟹黄会减少。

科学解释是为了战斗,其实说白了,跟“腿毛多更好胜”一个道理。

因为大闸蟹是一种洄游生物,简单说,就是忙着跑去繁殖,给你们生更多的仔供你们吃。

母蟹发育较早,公蟹略晚。吃货理论解释就是,九月忙着吃母蟹的蟹黄,人家要生孩子会减少,公蟹蟹膏本就不多,等着到十月蟹黄减少蟹膏增加后吃,刚好满足。

其实就是口感更嫩的小蟹,说白了就是还没进化完就要被你吃了。(这是不放过螃蟹的每一个时期的节奏啊)。

水草可净化水质,还能帮蟹扫干净残留的渣土,同时还能给它们提供吃食、生存帮助。

最后,悄悄告诉你几个苏州蟹菜:雪花蟹斗、蟹糊、醉蟹、遭蟹和糖蟹。

不会做怎么办?莫慌,这就教你怎么做“醉蟹”,一道能让你的朋友圈点赞无数的自拍菜式:

关于“螃蟹怎么吃最好吃”这个问题,可爱的蔡澜老师笃定地回答过:当然是生吃了!所以花式吃大闸蟹的最后一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这道醉蟹。不过,就算是美味当前也有一丝丝疑问:螃蟹生吃干净吗?

蔡澜解决这个疑问的办法是:“少吃为佳。只要不过分,还是没事的。”

1 )从源头杜绝寄生虫:买螃蟹的时候找靠谱卖家,正规市场或者是信得过的商贩。

2 )醉倒螃蟹之前进行检查:买回来的一批螃蟹上锅蒸几个看看,如果有寄生虫的话蒸的时候会跑出来,这一批蟹就不要生吃了。

3 )如果还是放心不下,就把螃蟹蒸熟了再醉倒吧。熟醉蟹这种做法也是有的,就是风味上略逊于生的醉蟹。

对醉蟹还是有一点执念的。因为之前尝试做过一次,但最后出来的蟹有点腥。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醉汁没有调配到最好,还有腌制时间也会有点短。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后来又尝试了几次,终于配出来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子。

01 大闸蟹在清水中养半小时,然后用牙刷仔细刷干净泥沙,尤其是钳子上的毛毛部分。

02 洗干净的蟹放在大盆里,倒入白酒,这样是为了把蟹醉倒。大闸蟹在白酒里泡一会儿,觉得蟹被醉得七荤八素的时候,就解掉绳子,把白酒倒掉。

03 黄酒先取大概 100mL,里面加入冰糖、姜、大葱、八角、桂皮、花椒,把调料的味道煮出来。

煮开之后晾凉,再加入剩下的黄酒、生抽和老抽,最后调好成为醉汁。

生抽和老抽的量是根据腌制时间调整的。我用的是接近三两体型偏大的母蟹,如果蟹体型小,会比较容易入味,腌制时间和酱油的量要适当减少。

黄酒是蛮重要的部分,可以是花雕、加饭酒或者女儿红,酒味偏甜的最好。一定不能用料酒替换,因为料酒偏酸味。这里我用的是古越龙山,因为超市的黄酒断货了,只买到 3 年沉的,如果有 5 年沉或者 10 年沉的古越龙山更好。

一个个排入螃蟹,接着加入醉汁直到没过螃蟹。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5-7 天后就可以吃了。想要入味更加均匀的话,可以每隔一天将罐子颠倒一次。

虽说是醉蟹,但酒味在其中却很谦和。已经软化成膏体的蟹黄,入口的一瞬间就会知道,“嗯,是酒味”,但下一秒酒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把攻占味蕾的位置让了出来。

软得像果冻一样的膏体,我是想把它的味道形容出来的,但是想了半天,除了“鲜”,再也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那种味道很妙,酒、蟹和调味浑然一体,鲜过之后又在舌尖有一丝丝甜。

人对食物有情感,这不奇怪。因为食物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的温度和气质啊。